人工肝支持系统——肝衰竭不可或缺的治疗
肝脏好比人体内的“化工厂”,有合成、分泌、解毒、免疫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。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,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,导致肝脏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,称为肝衰竭。
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,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,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(如酒精、化学制剂)等,儿童肝衰竭还可以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。临床表现有极度乏力,伴有明显厌食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,黄疸进行性加深,有出血倾向,可合并肝性脑病、腹水、电解质紊乱、感染、肝肾综合征、肝肺综合征等并发症。化验肝功明显异常、PTA降低,影像学肝脏缩小。
由于病情进展迅速、治疗难度高,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方式死亡率仍旧高达 70%~80%。而肝移植由于价格昂贵、配型困难,也不能为所有患者所接受。近年来,国内外人工肝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,为肝衰竭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。李兰娟院士作为国内人工肝治疗的领军人物之一,其研究结果显示,人工肝技术的应用可使急性和亚急性肝衰竭的好转率从 12.5% 提高至 78.9%;慢性肝衰竭的好转率从 7.3% 提高至 43.4%。因此人工肝治疗已经成为肝衰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。
人工肝支持系统,简称人工肝,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支持系统,其治疗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,通过体外的机械、理化和生物装置,清除各种有害物质,补充必需物质,改善内环境,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,或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接。
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人工肝治疗已近20年,在省内开展最早,在岛城开展最多。通过不断更新及提高,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,是首批“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”。目前常规开展各种人工肝治疗技术,包括血浆置换、胆红素吸附、DPMAS、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等,并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服务,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。